自京兆房山县西域寺(即云居寺)隋代石刻佛经,折运来京一事发生后,议员方面曾提出质问,闻此项佛经,确由曹锟令京兆尹移运来京,本欲仿三希堂办法,在北海建修珍藏,现因舆论反对甚烈,决定中止,昨已由房山县知事沈严赴京兆尹公署领运回县,仍藏原处矣。
这是1924年第5期《海潮音》杂志上转录《申报》的文章《房山石经仍运回原处》中的内容。
1924年3月,因传闻日本人用炸药轰炸,窃取房山石经山雷音洞中石经,大总统曹锟命令时任京兆尹刘梦庚:该石经关系文化,应行查阅保存,迅将石经各块,安送来京,以恐转呈等语。
刘梦庚让房山县知事沈严负责此事,沈严召集京兆守备队两路司令张韬,在僧人论知带领下,入雷音洞取石经。石经本镶在石壁上,士兵凿取时,造成破坏。
作者心艮在《图画周刊》上不客气地指出:佯言保存,实则售卖(闻每方估价千元)噫,吾国古物何不幸若此,国民宜妥慎保存,不可熟视若无睹也。
在刘彦等议员的抗议下,曹锟又下令:将石经运回雷音洞,重新镶在石壁上。
房山石经是北京的骄傲,已发现大小经版共14278块,共计佛经1122部,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图书馆。季羡林先生曾说:云居寺是‘北京的敦煌’,敦煌是‘甘肃的云居寺’。两者皆为世界独一无二的文化宝藏。
谜一样的高僧
中国石刻佛经,始于6世纪的北齐,山西、山东、河北等地均有,房山石刻前,河北鼓山(今河北省武安县北响堂山)唐邕石刻最著名。唐邕认为:缣缃有坏,简策非久,金牒难求,皮纸易灭。石刻可长久保存。
房山石刻始于隋代大业年间(隋炀帝年号,505年—616年),高僧静琬(亦写作净琬)首倡。
《帝京景物略》称:房山县西南四十里,有山好着白云,腰其丰麓,曰白带山(即今石经山)北齐南岳慧思大师,虑东土藏教有毁灭时,发愿刻石藏,閟(通秘)封岩壑中,以度人劫。岳坐下静琬法师,承师傅嘱,自隋大业,迄唐贞观,大涅槃经成。
这段记载被多方引用,学者罗炤在《房山石经之源与静琬的传承》中直指其谬,共列5个证据,兹引其二:
首先,静琬逝于贞观十三年(639年),若他活了70岁,慧思去世时(577年),他才8岁,不太可能承师傅嘱。慧思是南岳大师,在北方被排挤,在江南却大受欢迎,中年后至嵩阳(嵩山以南)传教,静琬则一直在幽州附近,二人无交集。
其次,二人对末法时代开始时间的算法不同,静琬给出的数据比慧思晚110年,不像有传承关系。
《帝京景物略》是明代著作,此前从没人称静琬是慧思的徒弟。
静琬虽开创房山石经伟业,但留下记录甚少,圆寂之前,因刊刻石经的大业尚未完成,不许其门徒安葬尸骨,弟子们因而也无法为他树碑立传。只知追随他的门徒、善知识、好施檀越颇多,萧皇后和众多权贵亦曾捐施。
与拓跋焘和宇文邕无关
静琬开凿房山石窟的目的也是谜。以往认为,与魏武之厄和周武之厄两次法难有关。
据《史记》:(秦始皇)禁不得祠,明星出西方。日本学者藤田丰八认为,不得即梵语Buddha,意为佛陀或浮屠,不得祠即佛寺。则秦始皇时,佛教已传入中国。此说有争议,但至迟在西汉末年,佛教已进入,南北朝时,达于极盛。北魏首都洛阳最多时有寺庙1700多所,全国有200万僧尼。
魏武之厄指北魏太武帝拓跋焘(408—452年)发动的灭佛事件。拓跋焘本崇佛,重臣崔浩劝他说:佛教乃西来之教,其寺庙不但与朝廷争民争利,还劝人不杀生,瓦解将士的斗志道教秉天地之气,树德除邪,还可使圣上延年益寿,得道成仙。拓跋焘转信道教,令50岁以下沙门还俗服役。太平真君五年(446年),因在长安的寺院内发现兵器、窟室内藏妇女(郡牧富户的家眷),怀疑勾结叛军,下诏:先尽诛天下沙门,毁诸佛像。今后再敢言佛者,一律满门抄斩。
周武之厄指北周武帝宇文邕(560—578年)发动的灭佛事件。宇文邕为统一天下,广辟财源,盯上了寺庙。在道士张宾、卫元篙煽动下,他轻信当时流传的黑衣人将夺帝位的谣言。据史书载,宇文邕曾梦见佛陀,他说:我是汉人皇帝,你怎么能庇佑我?遂勒令沙门道士200余万还俗。灭北齐后,又毁境内佛寺经像,驱僧侣还俗者300余万。
刻房山石经,似是为避免下次法难而采取的保护措施。但事实上,此说无据。
刻经是为赶时间
学者刘屹在《末法与灭法:房山石经的信仰背景与历史变迁》中有深入考证。
首先,唐邕鼓山刻经在北周武帝灭佛前,岂知几年后会灭佛?宇文邕一度热衷佛教,曾造释迦锦像,高一丈六尺,并设官方宗教研究机构通道观。
其次,应对法难,应秘密刻经,但静琬的行为一直是公开的,远近公私,无不施送。
刘屹认为,开凿房山石窟,是为应对末法时代。印度佛教只有正像二时说,中国佛教增为正像末三时,即在正法、像法和法灭间,加入末法,目的是缓解法灭时间迫近,或引发公众恐慌的问题。于是,六世纪时形成了正法五百年,像法一千年,末法一万年之说。
这些数字无原典依据,只见于伪经(《周书异记》和《汉法本内传》)。隋朝初,遇到麻烦,按以上公式,正好距佛涅槃1500年,隋文帝杨坚又崇佛,在他的任上进入末法时代,不合适。吉藏和费长房先后提出,改成佛灭后2000年才入末法。
静琬似乎未接受这种说法,只把时间往后推了110年,这让他有了进入末法时代的紧迫感。他在隋大业元年(605年)入房山刻经,按他的计算,是末法时代的第52年。据佛经,当佛法在阎浮提(即南赡部洲)消亡时,龙王会把佛教十二部经从陆地收入海中供养,人间从此无佛经,即山从水火,此方无坏。刻石经,是为了方便将来在海中储存。不过,从辽代开始,人们对末法时代的具体时间已无兴趣,毕竟末法之后还有一万年才法灭,没必要着急。
短章一样有精品
静琬在房山石窟忙到唐贞观十三年(639年),他和弟子共刻石经129部。
据学者徐威在《静琬与石经山云居寺》中钩沉:静琬去世后,他的弟子玄导、仪公、惠暹、法玄等先后继承他的事业,凡五代不绝。唐开元十八年(731年),唐玄宗八妹金仙公主奏圣上,赐大唐新旧译经四千余卷,充幽府范阳县为石经本。此后,刻经事业得到皇宫的扶持,以更大的规模发展起来的。隋唐两代共刻石经4000余片,均封存于石经山。
静琬等刻完一个洞,即予封闭,共计9个藏经洞,其中最大的是雷音洞,需办仪式,未封闭,致珍贵石经外流,比如唐刻《大般若波罗密多经》四百七十五卷残石一方,不知何时流入日本,被松本文三郎所藏。
清末金石学者叶昌帜著的《语石》云:厂肆往拓者,日携一二残石至都,视之皆隋唐经也。恐毁失者已不少矣。
玄导刻经,采取全新方法。
静琬所刻都是他认为最重要的经典,重在保存,普通人难参与,玄导则发动大众。据学者简梅青钩沉,北朝时,信众喜建造像碑,造必有记,记后题名,造价高,普通人难承受。唐代(尤其是唐后期)则以建幢为主,所谓能普济生灵,博救品物,阴影才及,莫大罪销,飞尘略沾,福履将至,将刻经与功德结合起来。
玄导因势利导,鼓励普通民众来做功德,房山石经至此多短章,《心经》因字数少、刻费省,出现多个刻版。其中也有很多精品,如张允伸施刻的《称赞净土佛摄受经》,是玄奘译本,已失传甚久,极其珍贵。
呈现社会生活各方面
在房山石经中,留有捐刻者简略事迹,称为题记,可补正史之阙,呈现了当时社会生活各方面。
许多石经是以社邑的名义捐刻的,分三种。
一是以行业为单位,包括白米行、米行、大米行、粳米行、屠行、五熟行(可能是熟食行)、肉行等30余行,米行和绢行为重。幽州是大运河北端,南粮至此,故粮业发达。河北道是唐朝纺织中心,故细分成大绢行、小绢行、新绢行、彩帛行、丝锦彩帛行、小彩行、布行等。幽州是军镇,当时幞头是军装,有幞头行。
二是以群体为单位,在唐朝幽州内,有多个内附群体的羁縻州,如慎州(今北京房山县西南)、燕州(今昌平县东,主要是靺鞨人)、顺州(幽州城内,今北京城西南,安置东突厥突利可汗部)等,其大者为都督府,以其首领为都督、刺史,皆得世袭。他们也在房山捐刻石经,有燕州角社,应为民间摔跤组织。
三是以邻里为单位。据学者唐耕耦的《房山石经题记中的唐代社邑》,题记中可见,唐玄宗时社邑最发达,说明工商业繁荣,此外是刘怦、刘济父子执政时期,相对和平。
社邑由社官、平正、录事三官管理,邑人投票产生,入社自愿,不可退社,父母去世,子女继承,直至绝户。入社不问信仰,道教徒亦可捐刻房山石经。最大社邑200人,小的仅6人,一般在50人以下。
可见,唐代基层组织能力弱、规模小,名义上诸事决于公意,其实在房山石经中,任社官多年,乃至家族长期把持社官的情况,并不罕见,呈现出寡头垄断的格局。
捐刻者为何多军人?
出乎意料,房山石经中很多捐刻者是军人。
幽州是唐朝的军事重镇,所谓中国得之,足以蔽障外裔;外裔得之,足以摇动中国,当时的幽州人好勇斗狠,刘昫在《旧唐书》中称:彼幽州者,列九围之一,地方千里而遥,其民刚强,厥田沃壤。远则慕田光(战国豪侠)、荆卿(即荆轲)之义,近则染禄山、思明之风。
唐代末期,军人渐文儒化。
据学者宋方凯在《墓志所见唐代军人日常生活研究》中钩沉,唐代军人普遍信仰佛教,在墓志中,占比高达80.39%,其次是道教,占比11.76%,佛道混合占比7.84%。
一是归隐田园后,追求精神寄托。如贞元十三年(797年)刘昇朝墓志,记其功成身退,持斋念佛,修未来因,有的士兵患病,归家不仕。养疾私庭,时敦妙赏。乘闲虚室,每重玄书。
一是战争需要。如开元十五年(727年)安忠敬神道碑记:初甘州有舍利沙多禅师,道场之四果也,尝云:檀越德充于内,神护于外,虽冒锋镝,永无害也。及百战之后。启手归全,西州士人,闻之激励。
军人日常的信仰活动主要是读经、写经,此外就是花钱造像。据宋方凯统计,晚唐时,写经占信佛者的42.86%,造像占信佛者的85.72%。
军人要在战场上拼杀,可唐代军人绝荤比例渐增,初唐0%、盛唐14.29%、中唐33.33%、晚唐28.57%。
唐代以后,房山石经并未停工,辽、金、元、明绵延千余年,但后来的石经多藏于云居寺中,积成举世闻名的文化宝藏,今建有北京房山云居寺石经博物馆,从中既见文物之美,又得兴亡之叹。
自京兆房山县西域寺(即云居寺)隋代石刻佛经,折运来京一事发生后,议员方面曾提出质问,闻此项佛经,确由曹锟令京兆尹移运来京,本欲仿三希堂办法,在北海建修珍藏,现因舆论反对甚烈,决定中止,昨已由房山县知事沈严赴京兆尹公署领运回县,仍藏原处矣。
这是1924年第5期《海潮音》杂志上转录《申报》的文章《房山石经仍运回原处》中的内容。
1924年3月,因传闻日本人用炸药轰炸,窃取房山石经山雷音洞中石经,大总统曹锟命令时任京兆尹刘梦庚:该石经关系文化,应行查阅保存,迅将石经各块,安送来京,以恐转呈等语。
刘梦庚让房山县知事沈严负责此事,沈严召集京兆守备队两路司令张韬,在僧人论知带领下,入雷音洞取石经。石经本镶在石壁上,士兵凿取时,造成破坏。
作者心艮在《图画周刊》上不客气地指出:佯言保存,实则售卖(闻每方估价千元)噫,吾国古物何不幸若此,国民宜妥慎保存,不可熟视若无睹也。
在刘彦等议员的抗议下,曹锟又下令:将石经运回雷音洞,重新镶在石壁上。
房山石经是北京的骄傲,已发现大小经版共14278块,共计佛经1122部,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图书馆。季羡林先生曾说:云居寺是‘北京的敦煌’,敦煌是‘甘肃的云居寺’。两者皆为世界独一无二的文化宝藏。
谜一样的高僧
中国石刻佛经,始于6世纪的北齐,山西、山东、河北等地均有,房山石刻前,河北鼓山(今河北省武安县北响堂山)唐邕石刻最著名。唐邕认为:缣缃有坏,简策非久,金牒难求,皮纸易灭。石刻可长久保存。
房山石刻始于隋代大业年间(隋炀帝年号,505年—616年),高僧静琬(亦写作净琬)首倡。
《帝京景物略》称:房山县西南四十里,有山好着白云,腰其丰麓,曰白带山(即今石经山)北齐南岳慧思大师,虑东土藏教有毁灭时,发愿刻石藏,閟(通秘)封岩壑中,以度人劫。岳坐下静琬法师,承师傅嘱,自隋大业,迄唐贞观,大涅槃经成。
这段记载被多方引用,学者罗炤在《房山石经之源与静琬的传承》中直指其谬,共列5个证据,兹引其二:
首先,静琬逝于贞观十三年(639年),若他活了70岁,慧思去世时(577年),他才8岁,不太可能承师傅嘱。慧思是南岳大师,在北方被排挤,在江南却大受欢迎,中年后至嵩阳(嵩山以南)传教,静琬则一直在幽州附近,二人无交集。
其次,二人对末法时代开始时间的算法不同,静琬给出的数据比慧思晚110年,不像有传承关系。
《帝京景物略》是明代著作,此前从没人称静琬是慧思的徒弟。
静琬虽开创房山石经伟业,但留下记录甚少,圆寂之前,因刊刻石经的大业尚未完成,不许其门徒安葬尸骨,弟子们因而也无法为他树碑立传。只知追随他的门徒、善知识、好施檀越颇多,萧皇后和众多权贵亦曾捐施。
与拓跋焘和宇文邕无关
静琬开凿房山石窟的目的也是谜。以往认为,与魏武之厄和周武之厄两次法难有关。
据《史记》:(秦始皇)禁不得祠,明星出西方。日本学者藤田丰八认为,不得即梵语Buddha,意为佛陀或浮屠,不得祠即佛寺。则秦始皇时,佛教已传入中国。此说有争议,但至迟在西汉末年,佛教已进入,南北朝时,达于极盛。北魏首都洛阳最多时有寺庙1700多所,全国有200万僧尼。
魏武之厄指北魏太武帝拓跋焘(408—452年)发动的灭佛事件。拓跋焘本崇佛,重臣崔浩劝他说:佛教乃西来之教,其寺庙不但与朝廷争民争利,还劝人不杀生,瓦解将士的斗志道教秉天地之气,树德除邪,还可使圣上延年益寿,得道成仙。拓跋焘转信道教,令50岁以下沙门还俗服役。太平真君五年(446年),因在长安的寺院内发现兵器、窟室内藏妇女(郡牧富户的家眷),怀疑勾结叛军,下诏:先尽诛天下沙门,毁诸佛像。今后再敢言佛者,一律满门抄斩。
周武之厄指北周武帝宇文邕(560—578年)发动的灭佛事件。宇文邕为统一天下,广辟财源,盯上了寺庙。在道士张宾、卫元篙煽动下,他轻信当时流传的黑衣人将夺帝位的谣言。据史书载,宇文邕曾梦见佛陀,他说:我是汉人皇帝,你怎么能庇佑我?遂勒令沙门道士200余万还俗。灭北齐后,又毁境内佛寺经像,驱僧侣还俗者300余万。
刻房山石经,似是为避免下次法难而采取的保护措施。但事实上,此说无据。
刻经是为赶时间
学者刘屹在《末法与灭法:房山石经的信仰背景与历史变迁》中有深入考证。
首先,唐邕鼓山刻经在北周武帝灭佛前,岂知几年后会灭佛?宇文邕一度热衷佛教,曾造释迦锦像,高一丈六尺,并设官方宗教研究机构通道观。
其次,应对法难,应秘密刻经,但静琬的行为一直是公开的,远近公私,无不施送。
刘屹认为,开凿房山石窟,是为应对末法时代。印度佛教只有正像二时说,中国佛教增为正像末三时,即在正法、像法和法灭间,加入末法,目的是缓解法灭时间迫近,或引发公众恐慌的问题。于是,六世纪时形成了正法五百年,像法一千年,末法一万年之说。
这些数字无原典依据,只见于伪经(《周书异记》和《汉法本内传》)。隋朝初,遇到麻烦,按以上公式,正好距佛涅槃1500年,隋文帝杨坚又崇佛,在他的任上进入末法时代,不合适。吉藏和费长房先后提出,改成佛灭后2000年才入末法。
静琬似乎未接受这种说法,只把时间往后推了110年,这让他有了进入末法时代的紧迫感。他在隋大业元年(605年)入房山刻经,按他的计算,是末法时代的第52年。据佛经,当佛法在阎浮提(即南赡部洲)消亡时,龙王会把佛教十二部经从陆地收入海中供养,人间从此无佛经,即山从水火,此方无坏。刻石经,是为了方便将来在海中储存。不过,从辽代开始,人们对末法时代的具体时间已无兴趣,毕竟末法之后还有一万年才法灭,没必要着急。
短章一样有精品
静琬在房山石窟忙到唐贞观十三年(639年),他和弟子共刻石经129部。
据学者徐威在《静琬与石经山云居寺》中钩沉:静琬去世后,他的弟子玄导、仪公、惠暹、法玄等先后继承他的事业,凡五代不绝。唐开元十八年(731年),唐玄宗八妹金仙公主奏圣上,赐大唐新旧译经四千余卷,充幽府范阳县为石经本。此后,刻经事业得到皇宫的扶持,以更大的规模发展起来的。隋唐两代共刻石经4000余片,均封存于石经山。
静琬等刻完一个洞,即予封闭,共计9个藏经洞,其中最大的是雷音洞,需办仪式,未封闭,致珍贵石经外流,比如唐刻《大般若波罗密多经》四百七十五卷残石一方,不知何时流入日本,被松本文三郎所藏。
清末金石学者叶昌帜著的《语石》云:厂肆往拓者,日携一二残石至都,视之皆隋唐经也。恐毁失者已不少矣。
玄导刻经,采取全新方法。
静琬所刻都是他认为最重要的经典,重在保存,普通人难参与,玄导则发动大众。据学者简梅青钩沉,北朝时,信众喜建造像碑,造必有记,记后题名,造价高,普通人难承受。唐代(尤其是唐后期)则以建幢为主,所谓能普济生灵,博救品物,阴影才及,莫大罪销,飞尘略沾,福履将至,将刻经与功德结合起来。
玄导因势利导,鼓励普通民众来做功德,房山石经至此多短章,《心经》因字数少、刻费省,出现多个刻版。其中也有很多精品,如张允伸施刻的《称赞净土佛摄受经》,是玄奘译本,已失传甚久,极其珍贵。
呈现社会生活各方面
在房山石经中,留有捐刻者简略事迹,称为题记,可补正史之阙,呈现了当时社会生活各方面。
许多石经是以社邑的名义捐刻的,分三种。
一是以行业为单位,包括白米行、米行、大米行、粳米行、屠行、五熟行(可能是熟食行)、肉行等30余行,米行和绢行为重。幽州是大运河北端,南粮至此,故粮业发达。河北道是唐朝纺织中心,故细分成大绢行、小绢行、新绢行、彩帛行、丝锦彩帛行、小彩行、布行等。幽州是军镇,当时幞头是军装,有幞头行。
二是以群体为单位,在唐朝幽州内,有多个内附群体的羁縻州,如慎州(今北京房山县西南)、燕州(今昌平县东,主要是靺鞨人)、顺州(幽州城内,今北京城西南,安置东突厥突利可汗部)等,其大者为都督府,以其首领为都督、刺史,皆得世袭。他们也在房山捐刻石经,有燕州角社,应为民间摔跤组织。
三是以邻里为单位。据学者唐耕耦的《房山石经题记中的唐代社邑》,题记中可见,唐玄宗时社邑最发达,说明工商业繁荣,此外是刘怦、刘济父子执政时期,相对和平。
社邑由社官、平正、录事三官管理,邑人投票产生,入社自愿,不可退社,父母去世,子女继承,直至绝户。入社不问信仰,道教徒亦可捐刻房山石经。最大社邑200人,小的仅6人,一般在50人以下。
可见,唐代基层组织能力弱、规模小,名义上诸事决于公意,其实在房山石经中,任社官多年,乃至家族长期把持社官的情况,并不罕见,呈现出寡头垄断的格局。
捐刻者为何多军人?
出乎意料,房山石经中很多捐刻者是军人。
幽州是唐朝的军事重镇,所谓中国得之,足以蔽障外裔;外裔得之,足以摇动中国,当时的幽州人好勇斗狠,刘昫在《旧唐书》中称:彼幽州者,列九围之一,地方千里而遥,其民刚强,厥田沃壤。远则慕田光(战国豪侠)、荆卿(即荆轲)之义,近则染禄山、思明之风。
唐代末期,军人渐文儒化。
据学者宋方凯在《墓志所见唐代军人日常生活研究》中钩沉,唐代军人普遍信仰佛教,在墓志中,占比高达80.39%,其次是道教,占比11.76%,佛道混合占比7.84%。
一是归隐田园后,追求精神寄托。如贞元十三年(797年)刘昇朝墓志,记其功成身退,持斋念佛,修未来因,有的士兵患病,归家不仕。养疾私庭,时敦妙赏。乘闲虚室,每重玄书。
一是战争需要。如开元十五年(727年)安忠敬神道碑记:初甘州有舍利沙多禅师,道场之四果也,尝云:檀越德充于内,神护于外,虽冒锋镝,永无害也。及百战之后。启手归全,西州士人,闻之激励。
军人日常的信仰活动主要是读经、写经,此外就是花钱造像。据宋方凯统计,晚唐时,写经占信佛者的42.86%,造像占信佛者的85.72%。
军人要在战场上拼杀,可唐代军人绝荤比例渐增,初唐0%、盛唐14.29%、中唐33.33%、晚唐28.57%。
唐代以后,房山石经并未停工,辽、金、元、明绵延千余年,但后来的石经多藏于云居寺中,积成举世闻名的文化宝藏,今建有北京房山云居寺石经博物馆,从中既见文物之美,又得兴亡之叹。